战后两党之争


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。它从德国、土耳其等战败国手中攫取了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。它的殖民地面积竟比本土大100百多倍。

然而,战争非但没能巩固它的世界霸权地位,相反却使百年来称霸全球的“大英帝国”开始衰落了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英国在财政经济上失去了霸主地位,成为债务国,其中仅欠美国的债务就近50亿美元。

由于美国舰队的迅速扩大,英国于1920年被迫放弃“双强标准”,丧失了其海上霸权地位。使英帝国遭到更大削弱的,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怒潮。英国被迫于1921年给爱尔兰以自治权利,1922年又被迫承认埃及独立。在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,英国安然统治和恣意压榨殖民地人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。

1918年底,英国举行了四年一届的议会选举。自由党依靠和保守党的联盟,获得了选举的胜利,但议席减少了一半。自由党的劳合·乔治仍然担任政府首相,但是,政府中的重要职位基本都为保守党人所占有,寇松担任外交大臣,奥·张伯伦担任财政大臣。这说明,统治英国近100年的自由党已经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了。而标榜“社会主义”的工党开始代替自由党的位置,与保守党交替掌握政权。

1923年底,英国摆脱战后危机以后,举行了新的议会选举。打着“民主主义”和“和平主义”旗号,并提出要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的工党,在选举中获得胜利。虽然工党在议会中没有取得多数,但是,由于资产阶级需要改变统治方法,于是英王便让工党代替保守党上台,由工党右翼领袖麦克唐纳组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届工党政府。工党的上台,标志着资产阶级“从正面攻击的政策转到妥协政策,从露骨的帝国主义转到隐蔽的帝国主义”。

麦克唐纳政府继续执行符合垄断资本利益的保守党政策,只不过方法稍有不同而已。工党政府上台后虽对劳动者作了某些微不足道的让步,如降低了茶、糖、咖啡的关税,稍微增加了养老金和抚恤金等,但没有采取任何根本措施来改善工人生活。工人提高工资的要求,遭到工党政府断然拒绝。麦克唐纳甚至声称,准备采用紧急状态条例,来镇压工人罢工。

1924年2月,工党政府虽然被迫与前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,但在推行帝国主义殖民政策上,同保守党毫无二致。它残酷地镇压了伊拉克、印度和埃及等地的反英民族解放运动,支持中国买办阶级的叛乱,向广东革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,妄图破坏中国人民大革命。

工党政府执行的内外政策很快地使英国工人大失所望,群众不满情绪日益增长。1924年10月,麦克唐纳被迫提出辞职。在新的国会选举中,保守党人公布了一封所谓“共产国际的信件”,捏造“信件”指使英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准备武装起义,制造“赤色恐怖”,以恐吓中间阶层和小资产阶级群众。保守党也因此而在选举中取得了胜利,组织了第二次的鲍尔温政府,一直执政到1929年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