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五千年

雨果

1802年,维克多雨果出生于法国边境的贝藏松城。他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,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。雨果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开始文学创作,到他逝世时已是第三共和国时期,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。其作品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重大历史进程和文学斗争。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创作中的主线。 雨果的祖父是南锡城的细木匠,当过......

继续阅读

苏伊士运河战争

苏伊士运河战争,又称第二次中东战争,是英、法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。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,以色列就在美国的支持下,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。1952年以色列军费高达总预算的60%,它扩建飞机场和军港,充当美国在中东地区侵略扩张的马前卒。1955年2月28日,以色列向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发动了自1949年停战以来最大......

继续阅读

少年军官的愿望

卡尔·冯·克劳塞维茨是一个伟大的军事理论家。1780年他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小税吏家庭。由于父亲的微薄薪水难以养活一大家人口,只得让孩子们早早地独立谋生。 在卡尔的四个兄弟中,除老大古斯塔夫为继承祖业学习神学外,其余三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先后被送去当兵。先是老二弗里德里希,接下来是威廉,老四卡尔在布尔格的拉丁学校接受了有限......

继续阅读

共产国际

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,当时第二国际的各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公然背叛工人阶级事业。他们非但没有号召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,反对列强间的争霸战争,反对本国政府;还公开站在本国资产阶级政府方面,在国会中投票赞成政府的战争拨款,参加战时资产阶级政府,为帝国主义效劳。因此,第二国际实际已经分裂成为一群互相厮杀的社会沙文主义政党,它已经彻底破产......

继续阅读

让人神往的"美索不达米亚"

在西亚地区的荒漠之上,流淌着两条大河,这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。古希腊人称两河流域为"美索不达米亚"。这里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。《旧约》中所记载的许多事情,发生在这里。这里是犹太教的发祥地。苏美尔人、阿卡德人、阿摩列依人、亚述人和加勒底人在这里演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幕。 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古......

继续阅读

孔雀帝国

公元前324年,印度建立了统一的王朝。因新国王旃陀罗崛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农民家族中,故称这个王朝为孔雀王朝,又称孔雀帝国。 公元前327年5月,马其顿亚历山大在灭亡波斯后越过兴都库什山,侵入次大陆的西北部。亚历山大将那里的许多小国各个击破,很快征服了五河流域。亚历山大还想继续东进,但由于士兵厌战和难陀王朝的强大,......

继续阅读

笛福

丹尼尔·笛福,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,生于1660年。他的作品大部分采用流浪汉小说的结构,以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,通过这些普通人的遭遇和命运,反映了18世纪英国初期资本主义丰繁的现实,表现了强烈的海外殖民扩张意识。 笛福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家庭。他的父亲经营屠宰业,是不信国教的新教徒。笛福本人20多岁就开始......

继续阅读

“沙漠之狐”

1942年8月,在北非战场上连连获胜的德军非洲军团司令隆美尔元帅,开始计划他的下阶段对英军的攻势行动了。 德军非洲军团的主要任务是征服埃及,占领苏伊士运河,并进而控制红海和西非航路,为德军渗入印度洋,与日本会师于印度洋创造条件。 现在,隆美尔已经打到埃及首都开罗的大门口了,只要继续努力一下,能将溃退到阿拉曼......

继续阅读

马歇尔计划

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6月15日由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有关欧洲复兴方案的名称。这个计划是当时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因由马歇尔系统提出而得名。 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是: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美国因大发战争横财而成为西方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,与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处于相抗衡的地位。在战争中美国本土未受到......

继续阅读

协约国“惨胜”

协约国集团在1904~1907年间的英法俄“三国协约”的基础上形成。英法、英俄分别签订协定,在相互承认各自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建立军事集团,与同盟国集团相对峙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站在协约国方面参战的有31个国家和地区,其中日本于1914年、意大利于1915年、美国于1917年参战。就连贫弱的中国也在1917年站在协约......

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