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五千年
文艺复兴的高峰达·芬奇
1452年4月15日,列奥纳多·达·芬奇出生在离佛罗伦萨不远的芬奇镇上。达·芬奇生活的时代是文艺复兴时代。他在总结前人零散经验的基础上,有了创造性的发展,达到了朴实、明快与和谐。这些标志着意大利“文艺复兴盛期”的开始。 达·芬奇14岁时进入著名的佛罗伦萨雕刻家、画家和许多卓越作品的大师安德列·委罗基奥的工作室,在那儿......
神秘的金字塔
非洲大陆上,有一条美丽的、奔腾不息的大河——尼罗河。尼罗河畔有一座令世人瞩目、神奇而伟大的金字塔,这就是—胡夫大金字塔。 胡夫大金字塔,也叫奇阿普斯大金字塔,它矗立在埃及首都开罗西面十英里布满岩石的吉萨高原上。它像一个魁伟、忠实的哨兵,俯瞰着脚下的尼罗河的流水,守卫着埃及人民的家园。它不仅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宏伟、最巨大......
“共荣圈”成了“共亡圈”
日本在依靠暴力建立“大东亚共荣圈”的同时,也不得不依靠暴力才能对其进行统治。为了强化殖民统治机构,日本成立了各种法西斯组织,凭借武力大肆镇压各国抗日群众,滥杀无辜人士,对占领区人民实行法西斯的恐怖专政和殖民统治,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灾难。 1937年,日本在朝鲜设立“朝鲜中央情报委员会”,加强对朝鲜人民的监督和控制,同时......
莎士比亚的《哈姆莱特》
1601年,莎士比亚创作了其最有代表性的悲剧《哈姆莱特》。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夜,伊丽沙白女王统治末年。圈地运动仍在农村进行,城市平民生活愈来愈艰难,资产阶级、新贵族与王室间的联盟渐趋瓦解,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尖锐。12世纪末莎克索·格拉马提卡斯编的《丹麦史》最早记载了哈姆莱特的故事。16世纪末,英国作家......
希特勒突袭波兰
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希特勒为了实施他的“为德意志民族争取生存空间”战略计划,决定先拿波兰“开刀”,把占领波兰作为实施战略计划的突破口。 为了保证能迅速地吞灭波兰,希特勒大放和平烟幕,在政治、军事、外交等方面玩弄了一系列欺骗手法。但泽市及但泽走廊一直是波、德双方有争议的地方,临战在即,希特勒出人意料地表现出了大度和宽容,......
十字军
中世纪的欧洲处在“黑暗时代”,那时的欧洲城市稀少,商旅断绝,文化落后。此时的东方却是那么富庶。对欧洲的骑士们而言,不仅是遥远的中国和印度,既使对欧洲的近邻阿拉伯,也令骑士们眼红。埃及、叙利亚、巴勒斯坦地区有着繁荣的城市、兴旺发达的商业和大量的财富,骑士们总是梦想着哪一天能把那里的财富抢过来据为己有。庄园里的出产已经不能满足骑士......
汉谟拉比
巴比伦意为“神之门户”。这个城邦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,扼西亚贸易的要冲。它的境内土地肥沃,水源丰足。孕育着这一古国的千年文明。 公元前1894年这里建立了古巴比伦第一王朝。 但是那时的巴比伦不过是一个时而依附这一邻国,时而向另一邻邦称臣的小邦。直到第六代国王、雄才大略的汉谟拉比登上王位之后,才使它一跃而成显赫......
伊丽莎白女王
1926年4月21日,一个名叫伊丽莎白·亚历山德拉·玛丽的婴儿诞生了。她金色头发,黑睫毛、蓝眼睛,令人非常喜爱。她便是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陛下。当时,她还不是王位继承人,但已是王室的宠儿,因为王室好久没有孩子了,她的祖父国王乔治五世已年过花甲,祖母玛丽王后也已59岁,他们早就盼望抱孙子了。她的父亲是两老的次子约克公爵。就在......
孟尼利克诱歼意军
19世纪末,意大利殖民主义者把侵略的眼光盯住了埃塞俄比亚。刚开始的时候,意大利企图以外交手段,吞并埃塞俄比亚,但遭到失败,于是意大利悍然出兵进行武装入侵,结果却又屡屡遭挫。埃方提出停战谈判,但意大利吞并之心不死,竟提出了要使埃塞俄比亚成为意大利保护国的无理要求,被孟尼利克二世国王严辞拒绝,双方谈判破裂。意大利殖民主义者恼羞成怒......
波斯萨拉米海战
公元前480年,波斯国王薛西斯亲自率领30万大军,1000多艘战舰,远征希腊。而此时的希腊舰队总共只有300多艘战舰,因此刚一交战即告失利。许多人为此而忧心忡忡,对希腊联军战胜波斯军毫无信心,主张逃走。 希腊海军司令官特米斯托克列斯十分冷静,他详细分析了双方的形势,大胆地提出:选择萨拉米海峡同波斯军决战。他认为,希腊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