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五千年

“无敌舰队”的覆灭

1588年8月,西班牙同英国双方为争夺海洋霸权,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次举世瞩目、激烈壮观的大海战。 这次海战,西班牙方面出动了重型军舰和其他类型舰船134艘,火炮2430门,水手和炮手8000人,接舷战步兵23000人,神职人员和其他各类人员300人,总兵力达3万余人,实力非同一般,号称为“无敌舰队”。 而......

继续阅读

笛福

丹尼尔·笛福,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,生于1660年。他的作品大部分采用流浪汉小说的结构,以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,通过这些普通人的遭遇和命运,反映了18世纪英国初期资本主义丰繁的现实,表现了强烈的海外殖民扩张意识。 笛福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家庭。他的父亲经营屠宰业,是不信国教的新教徒。笛福本人20多岁就开始......

继续阅读

奥古斯丁

奥古斯丁于公元354年11月13日出生在北非塔加斯特城附近的小镇上。他的父亲巴特利亚乌斯,是一名多神教教徒,母亲蒙尼卡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。奥古斯丁受母亲的影响较大。 奥古斯丁在启蒙学校里学习拉丁文和算术,并读荷马、维吉尔的作品。12岁时被送到塔加斯特城进了一所文法学校,随后又被送到马都拉城去攻读文法和雄辩术,不久又转......

继续阅读

巴尔干“火药库”

巴尔干半岛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,是欧洲东南门户,联着小亚细亚,是欧洲大陆通往中近东的必经之地,同时巴尔干及地中海地区有丰富的煤、铁、石油和棉花等资源,各国垄断资本都在这里加紧渗透,使该地区成了列强争夺的焦点。 德国为了争取俄国,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拉拢和导演下,1873年,德、俄、奥三国拼凑了一个“三皇同盟”。德法战争和......

继续阅读

《鲁滨逊飘流记》

笛福于1719年发表的《鲁滨逊飘流记》,不管是就其思想内容还是就其艺术成就而言,都可以说是笛福小说的代表作。 小说根据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·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创作的。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:1704年9月,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,被船长遗弃于距智利海岸五百浬的安菲南德岛上。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。那时,......

继续阅读

西奈半岛战役

西奈半岛呈三角形,东面是以色列的国土,向西联结苏伊士运河,原属埃及领土。西奈半岛的战略意义十分重要,对埃及而言,它不仅是防御以色列的重要门户,同时也是埃及主动进攻以色列的前沿阵地。 自从第一次中东战争以来,埃及一直是阿拉伯世界中反对以色列的中坚力量,以色列也始终将埃及视为它的头号敌人。以色列人十分清楚,要对埃及采取军......

继续阅读

彼得大帝不战退敌

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,为了争夺波罗的海的制海权并控制波罗的海沿岸地区,俄国和瑞典之间多次发生战争。当时,瑞典军事力量很强大,而俄军几乎每次都遭到失败。 1696年彼得大帝登基后,他迅速整顿武备,励精图治,使俄国落后的军事力量得到很快加强。彼得大帝为了更有力地争夺波罗的海,从1704年开始,在海滨修建新都圣彼得堡。与......

继续阅读

楔形文字

在古代的苏美尔,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拿着芦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,在泥板上写字。这种字从左到右横着写,每一个笔划总是由粗到细,象木楔一样。这就是苏美尔人留给后世西方文明的三大珍贵礼品之一的“楔形文字”。 苏美尔文字是逐步产生的,正如我们现在所知,其间由借助图形表达某种观念到文字的出现经过了1000年的演化过程。公......

继续阅读

第五、六、七、八次东征

从第一次十字军东侵开始,东方的阿拉伯民族就展开了英勇的抵抗。面对野蛮凶残的十字军,阿拉伯人民毫无惧色,经常在十字军经过的地方设下伏兵,以突然袭击的办法消灭入侵的十字军。 当十字军的铁蹄刚刚踏入东方国土时,阿拉伯人也经常采用坚壁清野的办法,使敌人得不到任何人力、物力的供给。当阿拉伯人与十字军作战失利时,他们在撤退某一个......

继续阅读

哥伦布发现新大陆

大航海家哥伦布生于1451年,他的父亲是热那亚的纺织工人。他从小就惯于航海做生意。哥伦布未受过正式教育,却在悠闲的海上生活中利用余暇读了很多书,学会了拉丁文,吸收了正在欧洲普及的地理学知识。他还仔细研究了圣经中有关预言的部分。在新旧世界大交替和东西方文明碰撞的历史洪流面前,哥伦布充当了一名时代弄潮儿。他是勇敢非凡而又具有科学头......

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