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会有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之说
“三九”指的是冬至以后第三个9天,大约在1月12日到20日前后。“三伏”指的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基本上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。
冬至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,因此这一天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照射最少。但是冬至不是气温最低的一天,冬至后,尽管太阳光照射时间增加,但地面热量支出仍多于收入。所以,地面气温接着降低,到了地面受到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同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时,天气才会是最冷的时候。这时大约在一月中下旬(三九),才会说“冷在三九”。因为同样的原因,夏至的那天是我国许多地区白昼时间最长、正午太阳高度最高、太阳辐射最强的一天。即使夏至以后,我国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,然而地面吸收的热量仍大于放出的热量,热量在继续缓慢上升,到了7月下旬前后,大气的热量吸收与放出处于平等的状态,我国在部分地区气温出现最高,所以有“热在三伏”之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