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积淀


你是否知道“一衣带水”的出处呢?

《南史·陈后主纪》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隋文帝谓仆射曰:‘我为百姓父母,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?’”原来它的历史还相当久远。我们所知道的成语来源很多,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知识便变得丰富多彩。

汉语成语的来源相当广泛,最常见的有好多个方面。有很多成语都来源于神话寓言,像“精卫填海”来源于《山海经》;“愚公移山”出自《列子·汤问》;“火中取栗”出自法国拉·封丹的《猴子与猫》。也有很多成语出自于历史故事,例如“望梅止渴”出自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;“闻鸡起舞”出自《晋书·祖逖传》;“四面楚歌”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。古代人的诗文语句常常发展成为一些成语,如“虎视眈眈;出自《周易·颐》;‘舍生取义’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;‘老骥伏枥’出自曹操的《步出厦门行》;‘物换星移’出自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”。另外,有时候人们的口头俗语同样可以发展成为成语。如“狼子野心”、“众志成城”等就出自古时的俚语;如“拐弯抹角”等就出自后世的口语。

看,每句成语的背后都隐含着很多文化信息。

从上面举的例子里面我们不难发现,成语大多数是四音节的。这与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相当大关系,双音与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节奏倾向。可“四音节”并不是成语的标志,还有的成语是三音节或者更多音节的。像“既来之,则安之”、“树欲静而风不止”、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等也有不少人认为是成语。

既然四字性不可以作为判断成语的标准,那幺拿什么作标准呢?成语一定具有双重性的意义,在字面上是一个意思,实际上却是另一种意思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我们不可以望文生义,拿成语构成成分的意义简单相加,一定要透过字面义来进一步更深入理解。像:“凤毛麟角”,表面上是“凤凰的毛麒麟的角”,其实上指“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事物。”成语的结构一般很定型,不可能任意变动词序、抽换或者增减之中的成分。像“任重道远”不可以改成“道远任重”等。当然,有的一定条件下,成语也可灵活运用。

因为成语有精练、形象之特点,所以在语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。成语言简意赅,若使用得当,可让语言简洁,增加修辞效果。像毛泽东的《别了,司徒雷登》:“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,使得他‘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’,没有事可做了,只好夹起皮包走路。”里边用了成语“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”,鲜明简洁地勾勒出了司徒雷登孤立无援、可怜兮兮的样子。

一句话,成语是一类具有意义的双层性、比喻性与结构的定型性的语言形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