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大将军韩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


韩信,是淮阴(今江苏清江)人,他是西汉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。韩信少年时家境贫穷,父母早逝,没有固定职业与特长,游荡乡里,经常受到乡邻鄙视与厌恶。有一次韩信被迫从一个富豪子弟的胯下钻过,遭受了“出人胯下”的耻辱。多年以后,当韩信功成名就荣归故里时,不但没有惩罚那位富豪子弟,还赏给他官当。正是由于当年遭受的耻辱,才使韩信忍辱负重,进而奋发进取,因此取得以后的显着地位。除此之外,在京剧舞台上有“萧何月下追韩信”与“韩信点兵、多多益善”等故事,所以,韩信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位战将。

韩信年少时虽然好逸恶劳,但他胸怀大志,喜欢习武弄剑,自幼熟读兵书。秦朝末年时,陈胜和吴广起义反秦,韩信投军于项梁部下,项梁战死后,又归属项羽部下,担任郎中。因为韩信读过兵书,谙熟兵法,多次给项羽献策,却没被采用。于是韩信弃楚归汉,投奔刘邦。但他在汉军仍没被重用,于是他就在军中散布怨忿之言,但被人告发,被定为死罪。在临斩前韩信怒骂:“汉王不想夺取天下了吗?为什么要杀壮士?”监斩官看他出语不凡,就释放了他,还禀报了刘邦。但刘邦不以为奇,于是只让他做了个粮草官。丞相萧何听说这事后,就召韩信交谈,对他的文韬武略很为赞赏,认为他是一位帅才,屡次向刘邦举荐,仍没被采纳。因此韩信只能不辞而别,另寻他路。萧何知道后,就连夜去追赶韩信,追了两天才追上他。刘邦责备萧何不该去追。萧何却说:“像韩信这样的将才,举国无双,如果汉王要夺得天下,一定要重用韩信。”刘邦见丞相竭力推荐,因此就拜韩信为大将军。

汉元年(公元前206年),刘邦采用韩信“还定三秦以夺天下”的方法,率领军队东征出汉中。韩信派出部分士兵假装修栈道,暗中率领主力直袭陈仓。雍王章邯受到韩信的突袭,部队一触即溃,兵败自杀。这就是流传至今的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这一典故的来历。

汉王二年四月,刘邦在彭城被楚国将领项羽打得大败,损失兵将10多万。于是韩信临危受命,在京索(今河南荥阳)一举成功地抵御住楚军的进攻。八月,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,率领军队攻打魏王豹。韩信再次用偷袭战术,直捣魏后方重镇安邑(今山西夏县),大胜魏国军队,活捉魏王豹。

之后,韩信又率领大军先后打败代、赵、齐国,并在垓下和楚军展开激战,彻底消灭了楚军,楚将项羽自杀身亡。

因为韩信精通兵法,且用兵巧妙,为刘邦统一了天下,为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。但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,由于居功自傲,被刘邦所疑惧。因此,刘邦先是剥夺了他的兵权封为齐王,之后又贬他为淮阴侯。汉高祖十一年正月,用谋反罪把韩信诛杀。韩信一生编有兵书3部,可都已失传,他的用兵之道,被历代兵家所推崇效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