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尔尼雪夫斯基


尼古拉·加甫利洛维奇·车尔尼雪夫斯基,俄国革命民主主义领导人之一,伟大的文学批评家、美学家、哲学家、作家。

车尔尼雪夫斯基出身于牧师家庭。1846年他到彼得堡大学学习,毕业后当中学语文教员,1853年至1862年领导了《现代人》杂志,开始了他的文学批评活动。这个杂志是当时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帜,1862年被沙皇勒令停刊,同年七月他被逮捕,在狱中写了长篇小说《怎么办?》和几部中篇小说。1864年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,流放期间写出了长篇小说《序幕》、《回光返照》和许多剧本。1883年被移往阿斯特拉罕城,直到1889年才允许返回故乡。

他的著作极其丰富,涉及了哲学、历史、政治经济学、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等方面,主要有《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》(又译为《生活与美学》)、《果戈理时期俄国文学概观》、《莱辛》、《对反公社所有制的哲学偏见的批判》、《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》、《劳动与资本》,还有大量的文学评论。马克思称赞他的著作给俄国增添了真正的光荣,列宁说他是“唯一真正伟大的俄国著作家”,他的著作“散发着阶级斗争的气息”。

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哲学上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,并且提出了人本主义原则,肯定了物质是第一性的,意识、思维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的一种特性。他用这一原则解释社会生活现象。但他克服了费尔巴哈哲学的缺点,具有鲜明的辩证法。

在伦理学上,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“新”人的道德性,这种道德原则要求劳动,要求忠诚地为人民服务,为获取科学知识和改造现实而斗争。他还以此形成了“合理的利己主义”理论。认为一个人做有害于别人的行为对自己是不利的,应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合理地结合起来,一个人的行为要服从革命的合理性。他的这种道德观在小说《怎么办?》中有着鲜明的体现,影响了后世几代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。

在文学批评上,他继承和发展了别林斯基、赫尔岑的美学思想和文学理论。他的美学思想集中反映在《生活与美学》一书中。这是他为批判黑格尔派美学观而写的学位论文。他自称“这篇论文的实质,是将现实和想象互相比较而为现实辩护,是在企图证明艺术作品决不能和活生生的现实相提并论”。他的基本论点是艺术美是现实美的摹本,摹本总要比蓝本稍逊一筹。他认为美学是“关于艺术的科学”,不是“关于美的科学”。他给美下了定义:“美是生活”;“任何事物,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,那就是美的”;“任何东西,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,那就是美。”这三个命题都指的现实美。他说的“生活”,有“生命”的意思,包括了工人、自然界和理想的生活。所说“美的生活”,是“应当如此的生活”,艺术应再现“应该有的样子”,而不是“本来有的样子”。他断言美存在于现实本身,而不是由人移入现实的。他的这个观点是美学思想的一大成就。

对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,在文学理论史上,车尔尼雪夫斯基是第一个肯定了现实高于艺术。他说:“诗的形象和现实中相应的形象比较起来,显然是无力的,不完全的,不明确的。”那么为什么要艺术呢?他认为那是因为全部的现实不都能成为艺术的内容,只有“能使人发生兴趣”的现实才能作为艺术的内容,艺术的作用在于能使人想象到现实,起到现实“代替品”的作用。这种看法虽有片面性,但他对艺术的社会作用是给予了充分肯定,指出了艺术作为“生活教科书”有三大作用:再现生活;说明生活;判断生活。把“生活”非常鲜明的提到首位,这是他艺术观的总的公式。

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另一重要著作是《果戈理时期俄国文学概观》,其矛头是直接指向自由派贵族批评家们的,因为他们宣称别林斯基的艺术观“过时”了,攻击果戈理派作家们的揭发性倾向。车尔尼雪夫斯基通过对现实主义作家们的历史的论述,强调了俄国文学同人民生活,同解放运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,以及文学的思想性和作家应具有的先进思想,提出了文学批评的原则,深刻揭露了“纯艺术”的实质。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,与他的哲学、历史、政治经济、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一样,充分表明他是一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者。